2017年3月18日 星期六


早幾天寫的網誌,用過一個「掠」字。

每當一隻小鳥或什麼在眼前飛掠而過,就只是看到那麼一個動作,腦海中便會立即出現兩句話:「棒迴掠地施妙手,橫打雙獒莫回頭。」───對的,就是金庸在武俠小說寫過的「打狗棒法」口訣中的兩句。鮮有例外。

我看的第一套金庸小說,便是「射雕英雄傳」,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?偏偏就是這兩句話,便入了骨。

就算在同一書中,金庸也寫了其它的口訣,如「狗急跳牆如何打?快擊狗臀劈狗尾」,總也不如之前兩句記得那麼清楚。

也許是順口加上押韻所致?

2017年3月17日 星期五

元朗的酒樓


叔父在 Facebook 上列出現在元朗的酒樓,原來也有大約 24 家,數目之多超出我印象之外。───這還是只計算「元朗市中心」的位置,若廣及周邊如坳頭一帶,數字會更多。

而且這次計算,也只是數出傳統的酒樓和酒家,大家也知道,今時今日若是想吃中式點心,不必一定要上酒樓的,很多小店,都在售賣蒸飯和點心等,這方面的數字,應比傳統酒樓和酒家的數目多出許多。

在元朗賣點心的地方仍有這麼多,有些點心,一度說是瀕臨失傳了,又再重新,但始終很多味道,已經尋不回了。例如糯米雞,是至今未找回一家出品可叫我滿意的,令人嘆息。


2017-0317後記:
有小量朋友應看過這網誌 ( 根據系統數字,量真的很小 ),事緣早前某天,原來貼出了兩篇文章,因張貼節奏不統一總是耿耿於懷,便決定把其中一篇挪移到今天,順便偷偷懶吧。

2017年3月16日 星期四

蝙蝠掠影?

常經過一條村路,雖在晚上,仍不時見有一「小鳥」在飛來飛去,環迴低掠,有時甚至在近旁飛過,耳朵能清楚聽到牠的拍翼餘音和風聲。

這種情況,遇過多次,一直不覺有問題,直至有人告知,那可能是蝙蝠,才覺驚心。

試想若那真是一隻蝙蝠,給牠撞個正著或讓牠停了在肩上,是何等恐怖場面?想想也打冷震。

知道在一些國家,有旅遊景點可以在較近距離觀看蝙蝠,卻沒想過在香港不太偏僻的地方,也有這種機會。

2017年3月15日 星期三

「高德地圖」


有朋友推薦,若到中國大陸旅行,下載一個名叫「高德」的線上導航系統,會較 Google 地圖更方便,因每去到分岔道,本來的 2D 地圖會即時轉而顯示實景圖片,具體指示如何前進云云。

我也只是剛聽到這建議,並未下載該軟件及試用,所以不知是否真的好用,大家有興趣者或可考慮。

在國內我也用過 Google 地圖,不過只是作為大致指引,因為系統顯示的「用家所在地」位置並不十分精準,而且資訊有些滯後,坐在汽車上,明明已到了某個街口,系統還是顯示在較早時間的位置。

但即使如此,也有參考價值的,因為身在車子中,會約略知道自己是否已接近目的地。就算在香港時,工作上要到某些郊區,乘坐公車前往時,有系統告知已快要目的地,便知道差不多可以按鐘或叫喚司機,準備下車了。

2017年3月14日 星期二

作者與作品

以下一段視訊,金庸談到由他的兩部小說「神雕俠侶」和「鹿鼎記」所改編的影視作品。

我覺得焦點有二:

首先,我們說某部影視作品是否跟足原著,通常衡量標準是看內容情節的多少及如何舖排,從作者角度看,因為他們知道創作時的背後動機和意義,便可能得出不同的結論。飾演楊過的藝人,很多時都是花心思構想如何能更演活出一個「小子」的角色,誰知原來作者認為,「莊重」才是重要的內涵。

此外,一直以來,即使是熟讀金庸小說如倪匡者,也是把「鹿鼎記」視作「破格的武俠小說」來看待,原來金庸壓根兒就不把它視作武俠小說,而是諷刺小說,只不過當中包含武俠元素而已。

金庸對「鹿鼎記」的這種看法,若不是由他親口講出,而是別人在許多年後轉述的,又會否有人信服是作者的原意?

2017年3月13日 星期一

硬和靭


外出晚飯,菜式中有龍蝦,食肆提供了小型鋼鉗,不過作用不大。

鋼鉗的輔助,在進食以蟹入饌時,可以提供方便,但在進食龍蝦時,情況便有所不同。───尤其是在以鉗對鉗時,更見明顯。

分別之處,主要是因為蟹鉗的外殼堅硬;而龍蝦鉗的外殼則較軟,以鋼鉗對之,不大受力,很多時不但不能把外殼壓爆,反而把內裡的肉汁都擠了出來,滋味更差。

個人意見,配合龍蝦的菜式,食肆提供新派的大力鉸剪,應比提供鋼鉗更佳。

2017年3月12日 星期日

妙女郎古妮的二手漫畫店

有一種新的生意運作模式,近年出現了,而且據我所知,從業員也不止一位兩位。

形式可以說是類似傳統的「夜冷舖」,到處去「收買爛銅爛鐵」的朋友把東西擺放在一起,任人挑選,有興趣者自己看上了便買下來,店主平入貴出賺取差價。既然如此,那這生意模式又何能用一個「新」字來形容呢?因為傳統的做法,店主還有一個「平入」的成本,現在的做法,則是周圍收集別人免費送出的書本再轉售,根本是無本生利;若不是現今租地方成本太高,這便是天下第一營生了。

書本有價,為何要送出呢?原因可以有很多,每個個案的答案都未必一樣。以我自己來說,有些書並不齊套,又或二手市場已有很多,舊書店連收買的興趣都沒有,而又心知把它們當廢紙賣出去只取得回十元八塊,但卻把有用的文物送到堆填區去了,於心不忍,不如把它們交給有心人,希望替它們找到識家。

我與古妮也有過這種形式的合作,但最開始相識,還是在網上拍賣場中遇上的。

當時她在 Yahoo 拍賣有個賣場,我向她買了一些東西。當然已見到她的特別,因為一般把東西放到 Yahoo 拍賣場去放售,就是貪圖那個現成的平圖,張貼文字、圖片不難,又有系統協助通訊及競價,很是方便;古妮卻是在 Yahoo 以外,又有個自行架建起的網站「古妮之部屋」,同樣把物業分門別類貼出來售賣。這個網站現在都還在運作!這樣架床曡屋,你是她是不是閒得很?


後來有次,我在古妮的賣場看到有本日本特刊,向她問價,她說書本的膠水乾裂了,書頁脫落,將會嘗試修整,之後再說。我聽到都當那是她不想放售的藉口,即使是真的也不知會拖至何年何月,便沒有期望,不想過了些時間,接到古妮通知,說書已修補好了;再問書價,她的修補手工成本竟然完全沒有反映到價格上。你說她是不是閒得過份?

再近期一點,看到古妮接受傳媒訪問,講她如何因開漫畫書店而虧蝕了六位數字的積蓄,又如何去打工賺錢以支持繼續經營二手漫畫店,覺得這個女子實在是奇之又奇。

以下的連結,便是古妮接受傳媒訪問的短片。不知將會保留多久,有興趣者宜快看。


【漫畫店末路】200間執剩23間 逆潮流港女葵涌開舖賣二手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