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月24日 星期日

「香港周刊」

現在香港的八卦娛樂周刊甚多,約在 1980 年代,有一本名為「香港周刊」的,消失多時,但朋友之間仍不時說話間提到,因為當年該書的不少連載,後來都出版了單行本,現在仍在二手市場中流傳。

根據沈西城兄在報上專欄所講,「香港周刊」的老總李文庸 ( 筆名「慕容公子」 ) 本是「明報周刊」的專欄作家,後來離開「明周」另闖天下,曾先後主政過「香港周刊」及「城市周刊」兩本銷量甚佳的八卦雜誌,西城兄當年也是作者之一。


當年的「香港周刊」我即使看過,印象肯定不深;我個人對「香港周刊叢書」關注,是因為當中包括了很多本倪匡的散文和短篇小說集,成為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,讀者要了解倪匡其人及其生平的唯一訊息來源。那些單行本隨著「香港周刊」的消逝,並不能像「衛斯理故事」、「原振俠故事」般再版不絕,所以大家只能依賴二手市場,直至近年不同出版社都推出關於倪老的書,把那些散文的內容以「金曲加精選」般方法重新包裝推出,那些內容才漸漸變得大家都耳熟能詳。

而且「香港周刊叢書」中,好看的並不止倪老的作品,其它的還有不少,可見那時我們歸類為八卦雜誌的「香港周刊」,即使不計前面娛樂部分,單只副刊環節,水準已經很高,全書內容十分充實吸引,所以當年才能成為西城兄口中「三大周刊」之一。

近日入手的一本書,是名為「小說月刊」的創刊號,書中內容雖涉及文壇名家,但寫手卻非文壇名家,而且文筆水準也不高;全書排版又不紮實,多處加插了自身廣告以充撐版面,才能勉強出到 48 版約 A4 大小的一期書,而在 1975 年的年月,該書開價 HK$ 2,並不便宜,我認為,是本「濫竽充數」混飯吃的書刊。雖然這期「小說月刊」的封面設計不俗,但整體質素,反而不及「香港周刊」這樣的一本八卦雜誌哩。

忽然懷念當年看有很多副刊專欄的雜誌之歲月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